【余坪镇防汛救灾记实系列六】关键时刻显担当——余坪镇防汛救灾一线党员群像
2024-07-07 20:49:43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朱益彰 | 作者:胡昱          浏览量:2238

这是一次空前严重的天灾

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

6月18日8时至7月2日8时,平江县遭遇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雨量最多的一次汛情。余坪镇仅7月1日一天降雨量就达到197.1mm,多处告急,成为全县唯二的“四不通”(水、电、路、通信)乡镇。一片汪洋大海,一座孤岛,一地狼藉...

但,还有一片星光!

自7月3日起,余坪镇推出防汛救灾记实专栏,记录在本次特大洪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瞬间。今天推出第六期——关键时刻显担当——余坪镇防汛救灾一线党员群像

 

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鲜红的党旗;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面对汹涌肆虐的洪魔,余坪镇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挺膺担当,他们不惧风雨,向险而行,积极投身防汛救灾一线,合力筑牢“红色堡垒”,用责任与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留下了一个个勇敢而动人的身影。

“我是党员,更应该站出来”——余坪镇泉源村党员王昂

“村上防汛现在正缺人手,我是党员,更应该站出来”,暴雨来袭,在平江县城做生意的余坪镇泉源村党员王昂得知家乡泉源受灾严重后,他连夜开车赶回余坪,到村部报到,主动向村级请缨,要求参与此次防汛救灾工作。7月1日晚上,冒着滂沱大雨,王昂和泉源村支村两委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开展“敲门行动”,排查受灾情况,帮助转移受灾群众。来到低保户姚益仁家,王昂发现他家的房内已经开始漏雨,房屋处于危险之中,急需转移。但户主本人却不愿意离开,他说:“我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了,不会有危险的。”外面雨势不减,户主心意未转。王昂没有放弃,再三劝说,多次讲解安全隐患,思想工作做了一个多小时,户主终于同意转移。王昂便和村干部一道帮助户主将贵重物品连夜搬走,并把他一家4口人安置到村级安置点暂避。

 

暴雨停歇,灾后重建工作刻不容缓。为助力村级恢复重建,王昂再次站了出来,他发动地方群众带着铲子、扫帚、镰刀等工具自发参与灾后家园重建,鼓励大家不等不靠,用双手重拾生活美好。在余坪镇关于抗洪救灾捐赠的倡议书发出后,他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个人捐资1000元,并在支部党员群内发动其他党员积极奉献爱心,伸出援助之手,为家乡重建贡献党员力量。

 

“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余坪镇深坑村党支部副书记张辉雄

“要不是他,我可能命都没了!”7月1日上午,说起刚经历的房屋倒塌险情,89岁的老人朱杜泉仍然心有余悸,流下来了感动的泪水。6月30日,受连续强降雨影响,余坪镇镇村干部冒雨到各村逐户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排查过程中,深坑村党支部副书记张辉雄发现村民朱杜泉老人家中房梁漏雨,厕所已有部分坍塌,剩下的房屋存在随时倒塌的风险,张辉雄当即与老人沟通,告知其存在的风险。一开始,朱杜泉老人不舍得搬离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张辉雄便耐心地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并联系老人的儿子商量安置事宜。在他的再三劝说下,老人终于同意转移到儿子家中暂避。就在转移的第二天上午,朱杜泉的房子轰然倒塌,庆幸的是他已被及时转移,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洪水退去后,张辉雄又开始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村级灾后重建工作中,白天他下户核查统计灾情,晚上他召集党员组长商讨生产自救事宜。就在一切即将步入正轨、恢复宁静时,7月6日中午,他又接到来自平江县民兵应急连的集结通知,洞庭湖华容团洲垸决堤,情况紧急,需要支援。作为应急连副连长的他再度奔赴另一个“战场”,到达决堤口后,张辉雄带领队伍奔波于各个加固点之间,他们通宵作战连夜完成了2万个装填沙袋的任务,累了就在地上眯一会儿,丝毫不敢松懈。“我是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张辉雄说。

 

“共产党员,不能讲价钱”——余坪镇谢坪村党支部书记万红艳

7月1日,受持续暴雨影响,余坪镇部分村级道路被洪水淹没,谢坪村党支部书记万红艳在前往丁协片巡查路上发现,村民丁高峰的车辆陷入洪水之中,无法脱困。当下水势越发汹涌,水位还在不断上涨,车辆所处位置岌岌可危。看到这惊险一幕,万红艳紧急调配挖掘机前来救援,并召集周边群众一起帮忙。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成功将被困车辆转移至安全位置,守护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7月3日,经过两天的抢险救灾,谢坪的情况已基本平复。在组织群众对主干路两旁进行清淤清扫时,万红艳从一位刚从余坪集镇返回的村民处得知余坪社区的灾情更为严重、灾后重建压力更大。他心中顿时冒出一个想法——组织本村青壮年党员和群众驰援社区。尽管在眼前这个节骨眼上,大部分群众都在忙于自救,但万红艳认为哪怕只有两三个人也能发挥作用。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这则支援社区的消息通过奔走相告的方式在谢坪村扩散开来。一小时后,看着集合点的26名党员和志愿者,万红艳心中感到充满了力量。在将情况简单向大家介绍后,人群中有一人问道:“万书记,我们这么多人去帮忙,有没有工钱结的?”万红艳坚定地回道:“同志们,现在是群众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共产党员,不能讲价钱!”当天下午,在谢坪村党员志愿队的帮助下,原本堵塞的余坪老桥被迅速清理,桥面道路疏通,集镇交通秩序进一步恢复。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灾难面前,余坪镇党员干部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舍我其谁”“迎难而上”的行动,不断擦亮党员的鲜明底色,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汛救灾一线。

 

责编:朱益彰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